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,社会生活秩序逐步恢复,北京市的体育场馆也重新敞开大门,迎接热爱运动的市民,在这股回归正常生活的浪潮中,青少年击剑运动的复苏尤为引人注目,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协会正积极推动各项措施,核心目标是让孩子们安全、快乐地重返剑道,重拾对这项运动的热爱。
“看到孩子们戴着口罩、手持花剑的身影重新出现在场馆里,我内心非常感动。”王钰动情地说,“过去一段时间,线下训练被迫中断,对孩子们的体能、技术和心理状态都是一次考验,我们最迫切的任务不是急于追求竞技成绩,而是首先要帮助他们找回那份站在剑道上的纯粹快乐。”
王钰指出,击剑运动不仅锻炼身体素质,更注重培养青少年的专注力、应变能力和礼仪规范,长时间的居家隔离可能让部分孩子产生了惰性,甚至对训练生疏,协会对此有着充分的理解和准备。“我们鼓励教练和家长保持耐心,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,第一阶段的重启,重点是恢复性训练和兴趣引导,让孩子们重新熟悉剑道的感觉,享受运动带来的多巴胺释放和团队氛围。”

为了确保安全、有序地恢复训练,北京市击剑协会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细致的指引,包括严格控制各场馆同时段训练人数,实行预约制以错峰安排;加强场馆通风与器械的日常消毒;要求所有进入场馆的人员测量体温、查验健康宝状态;并建议学员在非激烈对抗时段佩戴口罩,王钰强调:“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,我们要求各合作场馆、俱乐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,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心的训练环境。” 上,协会也倡导渐进式恢复,初期阶段,课程会侧重于基础动作的复习、步法练习和体能恢复,减少高强度的实战对抗,增加趣味性训练环节,如击剑小游戏、反应力挑战等,以重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。“我们不想让回归变得像‘补课’一样沉重,击剑的魅力在于其挑战性与艺术性的结合,我们希望孩子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乐趣。”王钰补充道。

除了身体和技术层面的恢复,王钰同样关注孩子们的心理调适。“几个月的间断,可能会有些许畏难情绪或陌生感,教练们会更多地给予鼓励和正向反馈,帮助孩子们重建信心,击剑精神中包含的‘勇敢’、‘尊重’和‘坚持’,在这个特殊时期更显珍贵,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过程,孩子们不仅能恢复技术水平,更能收获一次宝贵的挫折教育和个人成长。”
北京市多家击剑俱乐部积极响应协会号召,调整了课程设置,一位俱乐部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按照王秘书长的建议,开设了更多的‘快乐击剑’体验课和恢复营,效果很好,孩子们重新聚在一起,汗水与笑声交织,那种蓬勃的朝气又回来了。”
展望未来,王钰表示北京市击剑协会将继续关注青少年击剑的发展,计划在条件允许时,适时恢复举办市级青少年击剑赛事,但前提是确保绝对安全。“赛事是检验训练成果、激发动力的重要平台,但我们不会操之过急,当前,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,重燃对击剑的热情,是整个协会和所有击剑教育工作者共同的、最重要的使命。”
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重新穿上白色的击剑服,手持长剑,在剑道上移动、交锋,那一阵阵清脆的剑尖碰撞声,不仅是技艺的切磋,更是活力与希望的回响,在王钰和北京市击剑协会的引领下,这份属于剑道的独特快乐,正悄然回归到首都的青少年们身边。
评论列表